top of page
DSC01151_edited.jpg

VISION

閱  讀

  • 作家相片PLAYground 南村劇場

【戲劇評論】今晚南村的偉大愛情——《I Love You, You’re Perfect, Now Change》

演出:活性介面製作

時間:2021/03/10 19:30

地點:PLAYground 南村劇場.青鳥.有.設計


文 / 林瑞克(劇評人)

 
攝影:蔡昀倫 / 提供:活性介面製作
攝影:蔡昀倫 / 提供:活性介面製作

座落於信義計畫區的南村劇場自從去年開幕以來,在空間利用與節目編排上都積極地尋覓市場上的定位,並且建立與其他場館的區別。值得高興的是,今年二月底開始連續演出6週34場的外百老匯音樂劇《I Love You, You’re Perfect, Now Change》(以下簡稱《LPC》)替這個空間找到了某種可能。《LPC》集結了愛情的酸甜苦辣和疑難雜症,在長達兩個小時的演出中,演員便在不同角色與場景中快速流動。這種斬釘截鐵的來去進出,頗能呼應當代資本社會中的愛情(想像交友軟體上幾秒內就要果斷決定的緣分便能得知)。因此,我希望從愛情、商業與資本、空間與場域等角度出發,搭配三個我認為可以總結《LPC》的形容詞,評論這個演出。


第一個形容詞是快速的。


就劇本而言,《LPC》本身即帶著一種速度感——以嫁接愛情短景的寫作手法分析,劇作家Joe DiPietro沒有打算遵循傳統的高潮式(climatic)結構,反而選擇以單集式(episodic)結構呈現愛情世界的萬象。這種快速且破碎的感覺在南村劇場這個場域中顯得更加強烈。無論是南村劇場的地理位置,或者《LPC》的媒體曝光,都暗示著這個演出的目標觀眾之一是信義區的上班族。商業區中快速移動的人潮與車流,此時與當代社會中的愛情合而為一——工作愛情兩頭燒的人,沒有時間在錯的人身上駐足太久。第二場的〈Not Tonight, I’m Busy, Busy, Busy〉便是這樣的道理。


攝影:蔡昀倫 / 提供:活性介面製作
攝影:蔡昀倫 / 提供:活性介面製作

第二個形容詞是鬧劇的(farcical)。


《LPC》中,角色的衝突通常都來自愛情中最旁枝末節的眉角。在現實生活裡,如果必須面對這種心癢難耐的窘境,人類社會化的反應通常是咬緊牙根、忍氣吞聲。但是《LPC》巧妙地運用了這種有苦難言的尷尬,並且以歌曲作為傳送角色進入另一世界的蟲洞,讓他們得以大聲高歌心中的不滿與不悅。透過這種方式,愛情中的苦澀與矛盾被承認與解放了——愛人們總是為自己又愛又恨的糾葛所困。然而,《LPC》卻不只是直接正面地利用了這種歡鬧。下半場的〈Funerals are for Dating〉便打了一記反拍,在一個半小時的歡騰後慢悠地將死亡滴入充滿粉紅泡泡的劇場裡,為角色之間的愛、觀眾與劇場之間的愛畫下句點——花開花落終有時,死亡總是在愛情的盡頭等候。


攝影:蔡昀倫 / 提供:活性介面製作
攝影:蔡昀倫 / 提供:活性介面製作

第三個形容詞是充滿扮演的/充滿遊戲的(playful)。


《LPC》沒有空白的舞台與透明的落地窗暗示了這一切只是一場戲。整場演出,觀眾便能透過玻璃看到演員穿脫戲服、進出角色;舞台上被演員搬移的道具也隱含著扮家家酒之感。這種明目張膽的扮演性不只存在於劇場內,也指涉愛人們在對方面前的偽裝與虛假。情感裡的扮演有時甚至不會囿於愛情關係中,反而還會囊括所有由愛人為核心輻射出去的人際網絡。上半場的〈And Now The Parents〉便是一個極佳的例子。由鍾琪與蔡邵桓扮演的家長,就很好地反映了父母觀看兒女戀愛時經常產生的糾葛情緒。放大扮演性的導演手法,精巧卻不俗套地打破了真實與虛假的二分界線。不論是在戲裡或者戲外,有觀眾的地方就有扮演。


1個晚上、4名演員、20個短景——南村劇場版的《LPC》以短小幹練的資本,槓桿出當代愛情市場的眾生貌。對於初次看戲的劇場觀眾而言,《LPC》確實是娛樂性與音樂性都很充沛的入門嘗試;對於頻繁看戲的資深觀眾而言,這個演出也不失為輕鬆、休閒的優秀作品。劇本的愛情題材、寫作手法,也與南村劇場的地理位置共鳴與對話。總而言之,我認為這個演出是舒服且成功的。

 

PLAYground 南村劇場 - 2021第一季演出節目

外百老匯音樂劇《I Love You, You're Perfect, Now Change》

演出日期:2021 02/26-03/28

 

*網站所刊登之文章、評論內容,不代表南村劇場立場。

*所有內容與圖像均由作者或演出團隊同意授權刊登,版權所有,未經同意請勿引用全文、轉載或做為商業用途。

コメント


bottom of page